2012年10月11日 星期四

2012年10月新書《尋找腦中神明:宗教的腦科學觀》

尋找腦中神明:宗教的腦科學觀


長庚醫院榮譽副院長、美國密西根大學神經生理學博士

朱迺欣教授 2012年最新力作

作者:朱迺欣

書系:世界公民叢書 心靈59
尺寸:15*21 平裝
頁數:224頁

ISBN:978-986-6513-64-0
定價:280元




讓人感受到上帝的,是大腦還是神啟?
在科學與宗教的光譜間,人類的心智又該位處哪裡?

內容介紹

聖保羅、聖女貞德、穆罕默德等宗教先知,可能患有腦病?
梵谷、杜思妥也夫斯基的偉大創作是否與「葛斯文症侯群」有關?
洪秀全的「升天異夢」究竟是歇斯底里還是急性躁症?
透過癲癇、偏頭痛、瞻妄、瀕死經驗、藥物誘發,
真的可以體驗「深深的狂喜」之神祕宗教經驗嗎?
宗教的創始與壯大,究竟與大腦有怎樣密不可分的關係?

作者朱迺欣博士為腦科醫師,畢生投入腦科學研究,認為宗教經驗由腦產生的想法,雖然有爭議性,卻值得討論,遂以其專業的醫療與科學背景,為我們揭開大腦與宗教的神祕關聯。

本書研究範圍全面而通達,涵蓋歷史、哲學、神學、腦科學、神經學、心理學、精神病學等。書中詳列文獻資料、研究紀錄、案例分析,作者旁徵博引,飽學中西,實為人文與科學的激盪與交融。

作者簡介

朱迺欣
美國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神經生理學博士,曾任林口長庚醫院神經科主任,長庚醫院顧問級醫師及榮譽副院長,目前退休。
專長診治頭痛、癲癇症、巴金森症、威爾遜病等。曾獲行政院國科會之傑出研究獎,並因研究錳中毒巴金森症出色,獲得美國巴金森基金會(National Parkinson Foundation)贊助,其研究小組成為該基金會的傑出研究中心,為亞洲第一個獲得此項榮譽之研究小組。
除了學術專業論文外,著有《懸壺看人間》、《認識腦、保護腦、開發腦》、《走出頭痛的陰影》、《巴金森病-認識與面對》、《前塵往事腦醫學》、《腦醫生的大帽子》、《打坐與腦》(立緒文化出版)等,另譯有《尋找腦中幻影》(Phantoms in the Brain)、《禪與腦》(Zen and the Brain等書。



內容試閱

癲癇症與宗教經驗

人唯有在極端痛苦中,才能最接近上帝。      ——杜思妥也夫斯基


歷史上,最著名的例子是杜思妥也夫斯基(Fyodor Mikhailovich Dostoevsky, 1821-1881)的癲癇症。杜氏不但在文學留名,也在腦醫學留名。

杜氏的一生,充滿貧窮、不幸、痛苦、失望和疾病。他曾被判死刑,被放逐到人間地獄的西伯利亞,因狂賭而傾家蕩產,欠債而流落他鄉,在肉體上和精神上都嘗盡了人生最大的折磨與痛苦。因此,杜氏能看透人間的醜惡與殘酷,但也能體會人性的善良和神聖。這些人生的歷練在他的小說中赤裸裸地展現。

一八四九年,杜氏因參加社會運動派的集會被捕入獄。九個月後,他被判死刑,於十二月二十二日清晨被押到一個廣場要處決。正當三名同伴已被槍決倒地,杜氏也被蒙上眼睛隨時會被槍決時,不料沙皇特使及時趕到宣旨減刑,改判放逐西伯利亞。此種大難未死,幾乎到了鬼門關的情況,稱為「恐懼死亡經驗」(fear-death experience),據說它的效果與「瀕死經驗」(near-death experience)相似。也許,此次的恐懼死亡經驗,也影響杜氏日後對宗教的虔誠和熱中。

杜氏在西伯利亞過著暗無天日的勞役生活,日夜與他相伴的唯一讀物是一本聖經。當杜氏回憶這段痛苦的日子時,曾說:「人唯有在極端痛苦中,才能最接近上帝。」

杜氏後期的作品,往往充滿宗教的情操與基督的教誨,據說,與這段時間苦讀聖經,以及經歷恐懼死亡經驗皆有關係。

杜氏被放逐到西伯利亞時,癲癇首次發作,當時他約二十八歲。最後一次的癲癇發作,在他死前三個月。杜氏的癲癇發作,一般是大發作,即猝倒地上,全身的抽搐,並失去意識;有時候是一種複雜的、奇怪的、莫名其妙的小發作,可能伴隨機械似的重複動作,或毫無意識的行為。這些小發作,一般在顳葉癲癇症(temporal lobe epilepsy, TLE)出現。

杜氏的最特殊的癲癇症狀,是有時在癲癇發作前的短暫一刻,會有極度愉快的感受,稱為狂喜(ecstasy),充滿了整個心靈。

杜氏曾向他的姪女訴說這種感受。下面是他姪女的敘述:

「他告訴我,他能感覺癲癇快要發作,因為在發作之前,他能夠感受到一種無法形容的快樂。

他說:『我感到天堂將要降落塵土,這種感覺把我的整個人吞噬掉。我真的觸摸到上帝,祂進入我的身體。是的,上帝真的存在。我哭泣,我不記得其他的事。』

他說:『你們所有健康的人,均無法想像,我們癲癇患者在發作前所感受到的快樂。穆罕默德(Muhammad)在《可蘭經》中也說,他看到天堂並走進它的聖殿。世間所有自以為聰明,其實是愚蠢的人們,都以為穆罕默德是說謊者和欺世者。這種想法是錯的,他沒有說謊,在癲癇發作中,他真的到了天堂。他是癲癇受害者,像我一樣。我不知道這種快樂持續幾分鐘或幾小時,但是相信我,我不願意把此刻的快樂,與世間所有的快樂交換。』」

杜氏的此種極樂癲癇預兆,過去的文獻都沒有報告過。

杜氏不是醫生,卻在近代癲癇學發展之前五十年,就能精確地描述此種癲癇預兆,實在難能可貴。為了紀念他的貢獻,將呈現此種極樂預兆的癲癇,稱為杜氏癲癇症(Dostoevsky epilepsy)。


——見《尋找腦中神明:宗教的腦科學觀》p.137-141


2012年10月新書《莊子解讀》(修訂新版)


莊子解讀(修訂新版)

新世紀繼往開來的思想經典


作者:莊子
解讀者:傅佩榮

書系:世界公民叢書  哲學14
尺寸:17*23 平裝
頁數:512頁

ISBN:978-986-6513-63-3
定價:499元






「上與造物者遊,而下與外死生無終始者友。」


大字校訂.白話解讀
最明白曉暢的新版《莊子》
跨越智慧的門檻、文字的隔閡
逍遙翱遊莊子無限廣闊的天地

內容介紹
《莊子》共三十三篇,文字靈動,造境瑰奇,是道家思想的代表性經典。
書中許多篇章,以寓言故事表達不同凡響的哲學,使人嚮往更真實、更自由的人生境界。
傅佩榮教授研究哲學三十餘年,以解讀《莊子》為人生一大樂事。
《莊子》的三十三篇文章,重新分段解讀,更見脈絡;以白話取代一般讀本的註釋,與原文一一對應,文字如行雲流水,符合現代人的閱讀習慣。
解讀部份以哲學思辨為重點,把握「澄清概念,設定判準,建構系統」的原則,對書中的關鍵概念如道、德、天、性、情、自然等,以及價值判斷,都作清楚說明,透過本書,引領讀者省思老莊哲學物我兩忘、順其自然的思想,逍遙翱遊無垠宇宙。

作者介紹
莊子
戰國時代人,與孟子處於同一時代。
困居陋巷,織鞋為生,
博覽群書,終身不願做官,
著書十餘萬言,
大抵皆寓言。


解讀者介紹
傅佩榮
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台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台灣大學哲學系、所教授。著有《儒家哲學新論》、《中西十大哲學家》、《西方心靈的品味》、《不同季節的讀書方法》、《為自己解惑》、《人生問卷》、《四書小品》、《文化的視野》(立緒)、《向莊子請益》(立緒)等數十部,並重新解讀《論語》、《孟子》、《易經》、《莊子》、《老子》、《大學.中庸》(立緒文化出版)。

內容試閱

解讀《莊子》,生平一大樂事

我像許多朋友一樣,喜歡《莊子》書中的寓言故事。這些故事個別看來,對人生都有或深或淺的啟發。譬如,不想念書時,就說書本只是古人的糟粕;見人得意時,就說自己寧可做一隻活的烏龜;接近自然時,就想如何可以夢見蝴蝶;有人關心世局,就笑他是螳臂擋車;自己走投無路,就戲稱為「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人生總是有路可走;並且,外表看來越是困頓,內心卻可能越是自在。人的特色,首先即是認知能力。認知若有偏差,立即引發層出不窮的欲望,追逐外物而無法回頭,終身勞苦而難以快樂,就像與自己的影子賽跑一樣,沒有得勝的機會。同樣的認知能力,也可以由外在收攝回來,了解人的心智是怎麼回事。人的心智在交往互動的過程中,通常稱為勾心鬥角,再配合世俗的價值觀,形成一個天羅地網,很少有人可以倖免於難。

當然,莊子不同凡響。他的策略是:先區分內與外,再重內而輕外,然後有內無外。內是指自我的心靈世界,外是指有形可見而變化不已的外在世界。其次,要有一系列的修行過程,譬如〈大宗師〉所謂的「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徹,見獨,無古今,不死不生」。我們恐怕連第一步都做不到,那麼不妨直接取用他的名言「外化而內不化」(〈知北遊〉),外在的言行與世俗同化,內心保持對道的體認。道是「究竟真實」,任何與道相關的,都與「真實」相涉,因此「內不化」也就是不放棄真我。

人的心是能量的中樞,既充滿活力又善於感應。修行即是修心,心要靜要虛,虛則生出光明,可以與道互相呼應。這時,心就成為靈台,轉化為「精神」,從有形的能量提升為無形的、神妙的、自由的生命,可以與造物者(道的別名)同遊。我們嚮往此一境界,所以認真閱讀《莊子》,但是這本天下第一奇書實在難以卒讀。

本書之解讀主要依據王叔岷先生《莊子校詮》的考據與疏釋。在白話譯文方面,參考黃錦鋐先生的《莊子讀本》,陳鼓應先生的《莊子今註今譯》,以及黃明堅女士的《莊子》譯文。我的解讀以哲學思辨為重點,力求把握「澄清概念,設定判準,建構系統」的原則,對書中的關鍵概念(如道,德,天,性,情,自然等)及價值判斷,都作清楚說明,希望重建莊子的哲學體系。本書的白話部分與原文可以一一對照,使複雜離奇的「通假字」不經注解就呈現出來。解讀部分才是作者用心所在,研究哲學三十餘年,今日得以解讀《莊子》,實為人生一大樂事。


2012年10月《克里希那穆提:最初與最後的自由》


克里希那穆提:

最初與最後的自由

The First and Last Freedom

作者:基度.克里希那穆提(J. Krishnamurti)
譯者:胡洲賢

書系:新世紀叢書 心靈154
尺寸:15*21 平裝
頁數:336頁

ISBN:978-986-6513-65-7
定價:310元


有自覺,才有免於恐懼的自由,
自覺是智慧的開端,恐懼的結尾。


名人推薦

對自我了解、個人自由及成熟之愛的意義,有深入的洞見,論述手法深刻且新鮮。
    ——美國存在心理學家 羅洛‧梅(Rollo May

本書對於當代人類基本問題有很清楚的論述,而唯一管用的解決之道乃是親力親為。
    ——《美麗新世界》作者 赫胥黎(Aldous Huxley

我個人的生命深受克里希那穆提影響,他且幫助我,突破了對自由自我設限的侷限。
    ——印度身心醫學師 狄巴克‧喬布拉(Deepak Chopra

克里希那穆提的言論,展現了一種至高無上的溫馨精神:詩意、優美、寬廣無垠,且無比睿智。
    ——美國佛學作家 傑克‧康菲爾德(Jack Kornfield

我覺得克里希那穆提對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意義,是一個人必須為自己思考,而不為外在的宗教或性靈權威所動搖。
    ——愛爾蘭民謠搖滾詩人 范‧莫里森(Van Morrison

本世紀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
    ——聖者達賴喇嘛

內容介紹

真理是一處無路可達之境。  ——克里希那穆提


如果真理可以讓我們完全自由,那要到何處去找尋真理?根據克里希那穆提所言,我們無法從社會或其機構當中找到,也沒有辦法在有組織的宗教和教義中找到,更不可能在任何自助的精神導師或外在的精神「權威」身上尋獲,真理與永恆自由的希望無法來自某個教你做什麼、或相信什麼的人,只能透過你自己創造性的自覺獲得。
在這本克里希那穆提的文章和演講選集當中,他帶領讀者對大眾普遍的關注做大範圍的探索,像是受苦與恐懼、愛與性、生命的意義和個人的轉化等,也談論精神導師、心靈的平靜、國家主義、當今危機,從頭到尾均與純粹真理和完美自由的基本追求息息相關。
整本書對於當代人類基本問題有很清楚的論述,透過密集的自我察覺和正確的思考,親力親為,我們便活在自由——真正的自由,完全的自由,最初與最後的自由——之中。

作者介紹

基度.克里希那穆提(J. Krishnamurti, 1895-1986
克里希那穆提幼時即被通靈人認為是擁有最純淨性靈之人。1925年悟道。他認為真理純屬個人的了悟,不存於任何人為組織的形式中,因此捨棄所有的組織。超過半個世紀以來,他走遍全球超過六十個國家(包括歐美各地以及印度)公開演講、傳播教言。

譯者介紹


胡洲賢
國立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嗜書成性,賣文維生。專業翻譯與寫作,兼職電台節目主持人。譯作包括《老巴塔哥尼亞快車》、《撒哈拉》、《火車上的陌生人》(馬可孛羅出版);《誰搬走了我的乳酪》(青少年及兒童版)、《誰說工作時不能跳舞》等;平日住在山明水秀的台東,熱愛悠閒生活。


內容試閱


╱艾杜士‧赫胥黎  ( Aldous  Huxley )

在這本克里希那穆提的文章和演講錄音的選集裡,讀者會發現到一個有關於當代人類基本問題的清楚論述,並邀約您運用唯一管用的解決之道——親力親為。集體的解決之道,許許多多人拼命寄託信仰的集體解決方式並不夠。「想要了解存在於我們之間以及這世上的不幸和困惑,首先必須找出我們體內的清澈,而這份清澈可以透過正確的思考而來,這份清澈不是組織而來的,因為不能彼此交換,組織過的全體思想不過是種重覆而已,清澈並非口頭論述的結果,而是密集的自我察覺和正確的思考,正確的思考也不是開發智能後的結果,更不是對某種無論多有價值、多麼高貴的型式的順服,正確的思考來自於自覺,要是你不了解自己,就沒有思想的基礎;沒有自覺,你所想的一切都不真實。

這基本的主題是克里希那穆提一段一段發展出來的。「希望在人身上,而非在社會、制度、有組織的宗教系統上頭,是在你和我身上。」有組織的宗教以其仲裁人、聖書、教義、階級和儀式,針對基本問題卻只提供了錯誤的解決方式。「當你引用《薄伽梵歌》(譯注:被視為印度教徒常備經典的宗教敘事詩。)、聖經或某些中國聖書時,你都只是在重複,對不對?而你重複的並非真理,那是謊言;因為真理是不能重複的。」謊言可以被擴充、提倡和重複,但真理不行;你一旦重複了真理,真理就不再是真理了,而聖書就不再重要,一個人是透過自覺,而不是透過信仰其他人的象徵來面對永恆的真相,要是信仰其他人的象徵,他的生命就被禁了足。信仰任何現有象徵全然充分和至高無上的價值並無法達到解放,只會走向歷史、回到更慘的相同舊有災難去。「信仰無可避免的會造成分化。如果你有信仰,或者當你在這特定的信仰中尋求庇護時,你就和那些在其他型式的信仰中尋求安全的人分隔開來了。即便或許是一樣在宣揚團結之愛,但所有有組織的信仰,其實都建立在分化之上。」成功解決了和資料及象徵這兩個世界間關係問題的人,就是沒有信仰的人。關於現實生活的問題,他懷抱著一系列的實用前提,既適用於他的目的,又用不著把那些前提看得比其他任何種類的工具或器具認真;談及人類夥伴以及他們被侷限的現實,他有愛和洞見的直接經歷;為了保護自己不去信仰,克里希那穆提「不讀任何神聖文學,不讀薄伽梵歌,也不讀《奧義書》(譯註:約成書於800-500 B.C.)。」我們其餘的人甚至看也不看什麼神聖的文學,我們都只看自己最喜歡的報紙、雜誌和偵探小說,這意味著我們已來到自己這時代的危機點上,而且不是帶著愛和見識,而是「以信條和制度」--還是非常薄弱的信條和制度。但是「良善的人不該有信條。」;因為信條無可避免的只會導向「盲目的思想」。沉溺信條幾乎是舉世皆然的現象,如此的無可避免;只因為「我們的養成制度是建立在想什麼,而不是怎麼想。」的基礎上,我們是在相信並且身為某個團體一員的情況下長大成人的——共產主義者或是基督徒、回教徒、印度教徒、佛教徒、佛洛伊德學說信徒。結果「你根據舊的模式來回應永遠是新的挑戰;所以你的回應沒有相關的正確、清新與鮮活,如果你像一個天主教徒或一個共產主義者般予以回應,你就是根據了一套既定想法在回應,不是嗎?那樣你的回應就是沒有意義的。這個問題難道不是印度教徒、回教徒、佛教徒、基督徒所製造出來的?如同新宗教是種國家崇拜,舊宗教是一種觀念的崇拜。」如果你根據舊調配來回應新挑戰,你的反應就沒有辦法讓你了解新挑戰。因此「為了迎接新挑戰,一個人該做的是完全剝除掉背景,讓自己赤裸裸的,全新的面對挑戰。」換句話說,象徵永遠不該被高舉到教義的等級,任何制度也不該被高估在臨時便利之上,信仰教條與依照這些信仰所做的行動沒有辦法為我們帶來解決問題的方法。「唯有透過我們自己創造性的了解,才能有個創造性的世界、一個快樂的世界、一個沒有念頭的世界」。一個不存在著念頭的世界是快樂的世界,因為那會是個有著強大調節力,不會強迫人採取不適當行動的的世界,是個沒有會把最糟的罪行正當化、把最笨的愚行拼命合理化的神聖教義的世界。